|
|
※
配伍列表 ※ |
|
方剂出处(原书封面) |
□
方名: |
乌梅丸 |
□
方源: |
《伤寒论》 |
□
药物组成: |
乌梅三百枚(480g) 细辛六两(180g )干姜十两(300g) 黄连十六两(480g)当归四两(120g) 附子六两,炮去皮(180g) 蜀椒四两,出汗(120g) 桂枝六两,去皮(180g)人参六两(180g)黄柏六两(180g) |
□ 功用: |
温脏安蛔.
|
□
主治: |
脏寒蛔厥证.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泻久痢. |
□
配伍特点: |
方中以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又以干姜、附子、桂枝、细辛等温热之品温散下寒,且合酸味乌梅,酸辛苦合用,既可解寒热,又可治蛔止利。
|
|
|
◇
历代论述:
|
汪昂:“此足阳明、厥阴药也。蛔得酸则伏,故以乌梅之酸伏之;蛔得苦则安,故以连、柏之苦安之;蛔因寒而动,故以桂、附、姜、椒温其中脏,而以细辛、当归调其肾肝;人参用于助脾;乌梅兼以敛肺。”(《医方集解·杀虫之剂》)
|
◇
实验研究: |
1.本方有麻醉蛔虫作用,可抑制蛔虫活动;2.可促进肝脏胆汁分泌量增加,PH值亦随之下降;3.抗疲劳和耐缺氧作用。 |
◇
临床应用: |
1.本方加减治疗胆道蛔虫病、胆囊炎及胆石症;2.慢性泄泻、细菌性痢疾、溃疡病;3.用于带下等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