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能看到此logo,有可能是你的浏览器不支持flash播放!!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首页| |学科简介| |专家教授| |视听课件| |教学大纲| |学习参考| |配伍理论| |方剂论坛| |给我留言


 ※ 方剂类别 ※
 
 ※ 方剂列表 ※

  当前共有 首方剂

方剂搜索显示数目 10  15  20   

 

方剂出处原书封面 方剂出处(原书封面)
方剂类别:
开窍剂凉开
方剂名称: 安宫牛黄丸(牛黄丸)
药物组成:
牛黄一两(30g)郁金一两(30g)犀角(水牛角代)一两(30g)黄连一两(30g)朱砂一两(30g)梅片二钱五分(7.5g)麝香二钱五分(7.5g)真珠五钱(15g)山栀一两(30g)雄黄一两(30g)黄芩一两(30g)炼老蜜为丸 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
用法:
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3g),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现代用法:以水牛角浓缩粉50g替代犀角。以上11味,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黄连、黄芩、栀子、郁金粉碎成细粉;将牛黄、水牛角浓缩粉及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每服1丸,每日1次;小儿3岁以内1次1/4丸,4~6岁1次1/2丸,每日1次;或遵医嘱。亦作散剂:按上法制得,每瓶装1.6g。.每服1.6g,1日1次;小儿3岁以内1次0.4g,4~6岁1次0.8g,1日1次;或遵医嘱)。
功效:
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主治:
邪热内榭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舌红或绛,脉数有力。亦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热邪内闭者。
 
病症分析:
热闭心包,必扰神明,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温邪内陷之证,必有粘腻秽浊之气留恋于膈间”邪热夹秽浊蒙蔽清窍,势必加重神昏;舌为心窍,热闭窍机,则舌謇不语;热闭心包,热深厥亦深,故伴见手足厥冷,是为热厥,所治中风昏迷、小儿高热惊厥,当属热闭心包之证。
方解: 暂无方解
 
临床应用及研究: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陷心包证的常用方,亦是凉开法的代表方。凡神昏谵语属邪热内陷心包者,均可应用。临床应用以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红或绛,苔黄燥,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用《温病条辨》清宫汤煎汤送服本方,可加强清心解毒之力;若温病初起,邪在肺卫,迅即逆传心包者,可用银花、薄荷或银翘散加减煎汤送服本方,以增强清热透解作用;若邪陷心包,兼有腹实,症见神昏舌短、大便秘结、饮不解渴者,宜开窍与攻下并用,以安宫牛黄丸2粒化开,调生大黄末9g内服,先服一半,不效再服;热闭证见脉虚,有内闭外脱之势者,急宜人参煎汤送服本方。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肝昏迷、急性脑血管病、肺性脑病、颅脑外伤、小儿高热惊厥以及感染或中毒引起的高热神昏等属热闭心包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孕妇慎用。


Copyright © 2008-2010 湖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湘ICP备2021020804 制作:鬼狐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邮编:410208) 联系电话:0731-5381156 845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