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剂□
□泻下剂□
□和解剂□
□清热剂□
□祛暑剂□
□温里剂□
□补益剂□
□固涩剂□
□安神剂□
□开窍剂□
□理气剂□
□理血剂□
□祛风剂□
□治燥剂□
□祛湿剂□
□化痰剂□
□消食剂□
□驱虫剂□
 
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辛凉解表
辛凉解表
扶正解表
扶正解表
扶正解表
 
寒下
寒下
寒下
温下
温下
温下
润下
润下
润下
逐水
逐水
逐水
攻补兼施
攻补兼施
攻补兼施
 
和解少阳
和解少阳
和解少阳
调和肝脾
调和肝脾
调和肝脾
调和肠胃
调和肠胃
调和肠胃
 
清气分热
清气分热
清气分热
清营凉血
清营凉血
清营凉血
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
清脏腑热
清脏腑热
清脏腑热
清虚热
清虚热
清虚热
 
祛暑剂
祛暑剂
祛暑剂
 
温中祛寒
温中祛寒
温中祛寒
回阳救逆
回阳救逆
回阳救逆
温经散寒
温经散寒
温经散寒
 
补气
补气
补气
补血
补血
补血
气血双补
气血双补
气血双补
补阴
补阴
补阴
补阳
补阳
补阳
阴阳双补
阴阳双补
阴阳双补
 
固表止汗
固表止汗
固表止汗
敛肺止咳
敛肺止咳
敛肺止咳
涩肠固脱
涩肠固脱
涩肠固脱
涩精止遗
涩精止遗
涩精止遗
固崩止带
固崩止带
固崩止带
 
重镇安神
重镇安神
重镇安神
滋养安神
滋养安神
滋养安神
 
凉开
凉开
凉开
温开
温开
温开
 
行气
行气
行气
降气
降气
降气
 
活血祛瘀
活血祛瘀
活血祛瘀
止血
止血
止血
 
疏散外风
疏散外风
疏散外风
平熄内风
平熄内风
平熄内风
 
轻宣外燥
轻宣外燥
轻宣外燥
滋阴润燥
滋阴润燥
滋阴润燥
 
燥湿和胃
燥湿和胃
燥湿和胃
清热祛湿
清热祛湿
清热祛湿
利水渗湿
利水渗湿
利水渗湿
温化寒湿
温化寒湿
温化寒湿
祛风胜湿
祛风胜湿
祛风胜湿
 
燥湿化痰
燥湿化痰
燥湿化痰
清热化痰
清热化痰
清热化痰
润燥化痰
润燥化痰
润燥化痰
温化寒痰
温化寒痰
温化寒痰
化痰熄风
化痰熄风
化痰熄风
 
消食化滞
消食化滞
消食化滞
健脾消食
健脾消食
健脾消食
 
驱虫剂
驱虫剂
驱虫剂
 

如果你不能看到此logo,有可能是你的浏览器不支持flash播放!!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首页| |学科简介| |专家教授| |视听课件| |教学大纲| |学习参考| |配伍理论| |方剂论坛| |给我留言


 ※ 方剂类别 ※
 
 ※ 方剂列表 ※

  当前共有 (108) 首方剂

方剂搜索显示数目 10  15  20   

 

方剂学教科书 方剂出处(原书封面)
方剂类别:
理血剂止血
方剂名称: 咳血方
药物组成:
青黛水飞(6g) 瓜蒌仁去油(9g)海粉(9g) 山栀子炒黑(9g) 诃子(6g)
用法:
上为末,以蜜同姜汁为丸,噙化(现代用法:共研末为丸,每服9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效:
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
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症分析:
肺为清虚之脏,木火刑金,肺津受灼为痰,清肃之令失司,则咳嗽痰稠、咯吐不爽;肝火灼肺,损伤肺络,血渗上溢,故见痰中带血;肝火内炽,故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为火热炽盛之征,是证虽病位在肺,但病本在肝。
方解: 点此观看方解
 
临床应用及研究: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肝火犯肺之咳血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痰带血,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火热伤阴者,可酌加沙参、麦冬等以清肺养阴;若咳甚痰多者,可加川贝、天竺黄、枇杷叶等以清肺化痰止咳。本方去诃子、海浮石,加青蒿,丹皮,治疗鼻衄,亦有较好的疗效。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咳血属肝火犯肺者。 4.使用注意 本放属寒凉降泄之剂,故肺肾阴虚及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0 湖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湘ICP备2021020804 制作:鬼狐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邮编:410208) 联系电话:0731-5381156 8458206